Search

近期有幾起令人遺憾的交通事件,凸顯出既有交通規範的補強與加強執法刻不容緩。
 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近期有幾起令人遺憾的交通事件,凸顯出既有交通規範的補強與加強執法刻不容緩。
 
日前新北市新莊區一位女性行人與男友通過行人穿越道時,遭未禮讓行人的小貨車撞擊,送醫後不幸身故。另外,有從比利時來台的朋友,在駕車赴太魯閣和日月潭旅行途中,遭兩輛砂石車超速逼車,成為台灣最不堪的風景。
 
這兩起交通事件,引起許多國人關心,特別是車輛未禮讓行人造成的憾事,更令我們萬分痛心。檢視近10年來行人交叉路口死亡人數的趨勢,自2017年的低點後,2018、2019的這2年確實不減反增,去年甚至已經將近重回2016年的高點。
 
這些數字,每一個的背後都承載著難以計量的遺憾和悲痛,我們除了痛心,更須下定決心、有所作為。佳龍昨天在交通部召開會議,要求確實督導相關單位,並積極與地方政府、警政機關、營建署等單位協調,務必用最快的速度、拿出有效的對策。
 
大致先就以下幾個會議重點,向各位國人報告:
 
① 加強並擴大路口路型檢討:
除改善易肇事路段的路型、標誌、標線之外,亦檢討行人安全所需之庇護島、縮短行穿線步行距離、行人穿越線退縮(減少轉彎視野死角),以及行人號誌增設與秒數調整。這部分責成運研所、公路總局於1個月內,與內政部營建署等中央、地方相關單位協調,研提出共同加強辦理之計畫。
 
② 重新檢視「公路路線設計規範」:
指示公路總局於1個月內謀求提升設計安全之道,如有修正需求,可提修正草案進行規範修正。
 
③ 協調加強執法並推動科技執法:
為提醒車輛駕駛於路口要停讓行人先過,我將委請政務次長帶領道安會,正式拜會內政部警政署請求協助,期能與地方警察機關合作加強執法;另,道安會也將增列預算補助地方政府,加速推動路口影像AI科技執法,針對車輛違反號誌指示之各類違規行為,進行24小時取締。
 
④ 擴大車輛未禮讓行人之罰則:
現行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」已明訂罰則,針對車輛駕駛於行人穿越道或轉彎時,不禮讓行人優先通行而導致傷亡者加重刑責;交通部將進一步推動增訂,車輛駕駛只要在未設有禁止行人穿越標誌之交岔路口未禮讓行人,也納入罰則範圍,並儘速完成法制程序,呈行政院核後送立法院審查。
 
⑤研提不適任駕駛退場機制:
指示路政司、運研所針對2013年取消普通駕照定期(每6年)換照制度後,如何針對不良駕駛、或屆滿75歲須換照前身心健康即有重大變化之駕駛,限期提出建議方案,並建立重新評估之機制。另外,責成相關單位,通盤檢視國內/外提升道路安全之駕駛執照管理經驗,並加強與相關產業溝通,凝聚各界共識後研提適當方案。
 
⑥道路建設工程結合人行安全:
檢視生活圈建設計畫及前瞻計畫提升道路品質之建設工程,納入辦理人行安全設施、事故熱點路口及路段進行改善,避免重複施工。
 
⑦由道安會1個月內研擬「高齡者交通事故防制精進計畫」行動方案,針對高齡者事故的好發原因,擬定改善方案。
 
因為前陣子,道安會根據數據統計,發現高齡者行人身故人數,占行人身故人數之比例高達7成,因此請我協助拍攝影片,宣導行人在路口等候穿越道路時,最好稍微後退遠離道路邊緣,以避開車輛轉彎時可能產生內輪差的危險;在車輛駕駛若有分心、疲勞或操作不當等疏失時,行人也得以自我保護。
 
這個影片其實只是一系列道安宣導的主題之一,僅從擷取片段來看,容易造成部分觀看者的誤解。在此重申,該影片絕非在宣導「人要讓車」,而在於提醒長輩們的自我防護觀念,以避開可能應變不及的狀況,如大車轉彎的內輪差事故。交通部對「行人優先」的原則並未改變,道安會長期宣導汽機車在路口應減速及停讓行人。對於本影片造成誤會,我除了請道安會澄清,也指示未來應更加強「行人優先」的宣導。
 
佳龍過去在擔任台中市長任內,都親自主持市政府的道安會報,如今也同樣主持交通部的道安會議,原因無他,惟「人命關天」而已。首長的重視,才能督促各機關嚴正面對定期的道安數據報告,並重視、落實道安委員的提案和意見,保障更多民眾的安全。
 
最近的幾個事件造成的不幸,以及過去兩年多來攀升的數字,都警惕我們正視面對、且必須更加努力,才能讓每一趟的啟程和返家路途更安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Lin, Chia-lung 前交通部長 Former Minister for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, Taiwan
View all posts